训练场上,看着一群头戴木制“摩托车头盔”,身上披着双层“麻将垫子”在激烈群殴的士兵,马林忍不住笑出声来。
也幸好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不知道“麻将垫子”这个梗,甚至不知道麻将为何物。不然,他们也会笑场的。
因为刷了黑漆,麻将垫子外面都不用套黑色罩衫了。沾满石灰粉的木棍头子,直接往麻将垫子上戳就是了,也好统计分数。
按照“群殴训练法”的习惯,是以250人的连队为单位互殴的。不过,马林觉得,这样太单调。所以,他还增加了10人一组的小组互殴,以及三人一组的互殴小组。
尤其是三人互殴小组,特别受到马林的重视。因为,不管是后世的特种部队,还是戚继光的鸳鸯阵里,三人小组,都是一个标配组合。
而且,三人小组的互相配合,也能使得士兵在某个点上取得局部优势。当将士们习惯了和身边的同袍们互相配合后,能够爆发出远超普通战阵的效果。
于是,三人小组和250人的大队两种群殴模式,成了马林军中最经典的战术。
在总结出了一整套的训练方法后,马林下令将此训练方法编写成训练大纲,发往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一万军队和明斯特地区的驻军大营,在全军推广这种训练方法。
事实上,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的俄土战争为止,欧洲陆军的对决,依然是刺刀为主。至于为什么?因为前装枪的装填速度太慢了,导致火枪射速不快。若是两军混战开始,火枪手的射击能力就压根没有用处了。
那个时候,大家都贴身靠在一起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拼刺刀,而不是开枪射击。因为,在混战的情况下,在把枪管内的子弹打出去后,你不可能有几十秒的时间去重新装填弹药。若是不想被敌人趁着装弹的机会刺死,还是举起刺刀,和敌人拼刺吧……
所以,在前装枪时代,有一个着名的战术,来自于英国的龙虾兵——那就是,顶着敌人的排枪,到了敌人二三十米的距离内之后,实施一轮齐射,把敌人前排的火枪手打趴下。然后,趁着敌人混乱补位的时机,发起冲锋,用刺刀决定胜负。
那个时候,滑膛枪的命中率太感人了。要是在100米的距离上瞄准,理论上可以瞄准射击,但真正命中率,能有一半就算是神枪手了。只有到了二三十米的距离上,举枪瞄准,命中率才有实际意义上的高命中率。
才如此近的距离上打排枪,把敌人前排的战士打得纷纷倒地,那是很正常的。这时,敌人看到前排战士纷纷中枪倒地,肯定会心慌意乱,士气下跌。
这时,龙虾兵再趁机冲锋,不过二三十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你要是再忙着装填弹药来个三段击,那就是找虐了。趁你还没装填好弹药的时机,刺刀就扎到你身上了……
所以,在拿战爆发前的一段时间,这种战术想当牛,很容易取胜。但是,拿皇的出现,使得更牛的“大炮兵主义”出现。在排炮的轰击下,刺刀战术就成了送死。毕竟,排炮,尤其是使用了霰弹的排炮,对于线阵步兵的杀伤力实在太过强大了。
马林就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拿出霰弹这个大杀器。但是,一直不敢。为啥?怕法国人学会呗……
法国本就是火炮大国,火炮装备数量很大。而霰弹技术含量太低,很容易被人学会。所以,要是马林敢提前拿出霰弹,绝对是让法国飞起啊。
面对动辄拉出上百门火炮的法军的霰弹雨,什么步兵线阵都要被打成狗。所以,马林宁可不拿出霰弹这个大杀器,只使用西班牙方阵,以保持军队战术优势。
若是霰弹出现,伤亡就忒大了点。到时候,一两万的军队,根本不够死伤的。而且,马林自己也是上战场的人,若是对方弄出霰弹炮,没准自己就被流弹给送上天……
因此,马林觉得,使用西班牙方阵,使用近代化的训练方式,加上现在又出现了很厉害的“群殴训练法”这样的近战训练方式,马林觉得,只要训练到位,论起拼刺,自己的“麻将军团”,可能都不比瑞士雇佣兵的老兵差……
到时候,马林会带着身披双层“麻将垫子”的麻将军团,横扫德意志诸国,捅翻一切挡在面前的敌人……这感觉,不要太爽哦……只是……“麻将军团”这个称呼似乎有点不雅啊……
正在监督“麻将军团”的战士们训练使用“长矛”进行互捅训练的时候,手下忽然来报——立陶宛大公和波兰国王亚历山大的亲弟弟,齐格蒙特王子来了……
(齐格蒙特王子,也就是之前提到的西格蒙德王子。当然,这是翻译上的差异。)
原来,齐格蒙特王子已经38岁了。在兄长亚历山大大公的妻子返回莫斯科,而且亚历山大大公也没有离婚和娶新妻子的情况下,齐格蒙特王子很有可能被选为新的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
所以,齐格蒙特王子觉得,自己应该出来游历一下,增长一下自己的见识。同时,他还打算,顺便挑选一下自己的妻子……
不要奇怪,齐格蒙特王子也不知道为啥,居然一直没结婚,都38的人了,还没老婆。问题是,普通人没老婆是因为穷,他是个王子,未来还可能继承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的位置,不可能找不到老婆啊……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太挑了。或者,暂时没有遇到合适的公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