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工坊研究院又一次进入全封闭状态。有了以前的经验,现在工坊里的那些工匠,他们的家人,以及那些有着各种合作关系的商家也都能平静地接受了。虽然每次进入全封闭状态必然会给各方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但结果永远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第一次全封闭状态之后,工坊发布了有线电报系统,而现在,电报已经成为东平重要的优势之一,千里之外的军情民情瞬息而至,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东平的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大大加强。虽然现在电报线路还很有限,尤其是多路交换模式还非常稚嫩,但给东平带来的改变,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奥的。
第二次封闭之后,新型的客货两用列车头诞生了。第一代的蒸汽列车只能军用,因为实在是太嘈杂,颠簸得又厉害,总的速度比起马车快不到哪里去。但这第二代列车却是一种颠覆,在叶氏工坊到刚铎的线路上,新型车头在拉了四个满载的货运车厢之下,达到了一百一十三里每时辰的速度。而且对于能源的利用率,整体的可靠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第一代不成熟的列车开始就被叶韬一意孤行大力推进的基本铁道网,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宁远、绥远、董家集、叶家堡、刚铎、叶氏工坊已经连接在了一起,基本的运营随着新型列车诞生,立刻就投入了使用。云州并没有自己搞铁道管理部门,谈晓培敏锐地看到了铁路能够给东平带来的变化,东平铁道局第一时间成立,丹阳到董家集的铁道即将贯通,而之后,铁路还将向四面八方延伸。只要十年不到的时间,东平就将拥有自己的基础铁路网。
第三次封闭只有两天,而在那之后,雪枭飞艇的一种改进型诞生了。雪枭飞艇给人的印象是优雅而安静的,但这种改进型则是完全为了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雪枭飞艇上所有无关的重量都被去掉了,代之以薄薄的吊舱壳,里面挂满了火油弹。雪枭飞艇的标准定员是六人,而这个改进型,只有三个定员,一个驾驶员,一个信号手,一个投弹手……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火油弹投下去,可以让十分之一个宁远那么大的城市燃起一片大火。这种飞艇被称为雷枭,现在一共只制造了四艘。因为那些用来一个个抓住火油弹的线控挂钩,实在是太难制造了,工艺要求高得令人发指。研究院里的一些人曾听叶韬咕哝说为什么不用电控,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技术攻关,但电控技术要是能突破,那可不仅仅是这方面,那简直是一次技术革命。
这一次的封闭,一定和飞行器有关,这是大家都猜得出来的事情。因为叶氏工坊临时召回了已经派到西线戴云手里的试飞队里的几个精锐飞行员,这几个飞行员一下子失去了作战机会,恼火得不得了,一回来就直冲钱顺的工作间,找他要说法。钱顺是叶韬的师兄,在叶氏工坊里的权威深重,但对这些技术高脾气大的飞行员们却并不拿腔拿调,钱顺和这十来个飞行员聊了不到一刻钟,这些飞行员就乖乖地,兴高采烈地去研究院报到了。
在研究院专门用来进行各种测试的宽阔场地里,专门清理了一整片的空地,全部用巨大的石材滚筒一点点地碾压平整,再铺上水泥。两侧还有导向灯来进行夜间指示。这就是一个机场的雏形了,哪怕只有一条一里长的跑道而已。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试飞员们都集合在一起,看着两家双翼飞机从仓库里缓缓被牵引出来。虽然是机场的雏形,但在叶韬亲自过问的飞机项目上,这种做派却非常完善,简易的内燃机牵引车对于现在的工坊来说没什么难度,反正也没有复杂的变速箱,这个牵引车一共只有两个不同的速度,以及一个倒档。
对于飞机,这些一直在工坊里打混的飞行员们一点都不陌生。一系列的实验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首先是胆大包天的飞行员们进行了滑翔实验,主要为了摸索飞机的结构强度和外形特点。然后是一系列的升力原理的测试,当时最折磨飞行员们的不是飞不起来,而是那个小小的发动机奇高无比的故障率,测试型号的第一次成功飞行,仅仅只有四十多米的距离,发动机就烧掉了。而后,随着发动机一代代改进,配合不同的飞机外形,他们又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飞和着陆,最高升空高度不超过三十米,据说是为了让他们绝对有机会逃命。但飞行距离却渐渐从几十米上升到几百米,之前的一个比较成熟的试飞型号,已经能够在试验场上绕行几圈了。在那样局促的空间里,他们进行了各种测试,飞行控制系统也渐渐成熟了起来。现在叶氏工坊对于使用复杂的金属线来控制各种机件驾轻就熟,飞行员们对于这种速度很快的小东西也越来越熟悉了。之后,则是漫长的沉寂期,飞行员们知道那些技师们肯定又碰到了瓶颈,在孜孜钻研,也不会多催问,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把他们召回来进行封闭测试。封闭测试并不是仅仅是测试,基本上那代表着技师们对于拿出来的东西挺有信心了,可靠性等方面都能禁得起一段时间的反复折腾,需要靠短时间的大量测试摸索数据,然后撰写产品说明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