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栋的命运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仅仅三个月以后,候景就废掉了萧栋。
候景正式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汉”。
随后,王伟请候景立七庙。
候景很奇怪,“奇妙”!
什么玩意儿真“奇妙”!
王伟说是“七庙”。
候景不解,七庙是个神马东东!
大家解释说:
天子要祭祀自己的七代祖宗,所以要设立他们的宗庙。
这可把候景难倒了,别的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邻居管我老爹叫“阿标”。
而且,我爹在朔州,怎么可能到建康来享用祭品!
而且,就是我爹他想来,他也不认识路啊!
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
有朋友可能会问,这是真事还是讲笑话啊!
真的。
如果大家觉得,这事有点无厘头,可以去翻看一下正史记载,相互印证一下。
有时候,真正的历史就是这么的扯蛋,这么有意思。
既然候景无法说出自己的祖宗。
这种乱认祖宗的事当然难不住王伟。
王伟把东汉宰相“候霸”,列为候景的始祖。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候瑾”,列为其“七世祖”。
其余各代祖宗也一个不缺。
候景是羯人,候霸是汉人。
就像让鲁尼(足球员)认鲁智深。
梅西认梅超风当先祖一样的荒唐。
但再荒唐的事,只要候景说是,谁敢说不是。
饱读诗书的王伟,给新皇帝还制定了一整套规定。
不能随便出去,不能随便见人,更不能像以前一样用弹弓打鸟。
这让一向放浪不羁的候景,感觉非常郁闷。
连鸟都不能打,那这个皇帝我还当个鸟。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当这个狗屁皇帝了。
如他所愿,他的皇帝生涯很快就要走到尽头了。
他的丧钟,即将敲响。
在候景称帝仅仅三个月以后,也就是公元552年二月。
王僧辩率大军顺流而下,与沿赣(gan)江北上的“陈霸先”在白茅湾会师。
此时的陈霸先是兵强马壮,有甲兵三万,弓弩五千,战船两千余条,粮食五十万石。
看到王僧辩军中缺粮,陈霸先是慷慨地送给他三十万石军粮,作为见面礼,王僧辩是大为感激。
随后,王陈两位主帅登上高台,歃血为盟,一起宣读檄文,全军将士人人振奋。
两军会师后合兵一处继续东进,势如破竹,很快进芜湖败候景大将“候子鉴”,直逼建康。
候景是大惊失色,负隅顽抗,他收集了各种大小船只装满石头沉于江中,以堵塞秦淮河口。
又于秦淮河北岸构筑工事,在从石头城到朱雀桥长达十几里的范围内,是密集布防。
然而,这一切却根本无法阻挡士气如虹的梁军。
王僧辩率军乘涨潮的机会进入秦淮河,顺利突破了候景的第一道防线。
但是,梁军在看到秦淮河北面密密麻麻的敌军工事之后,诸将都不免有些畏惧。
连王僧辩也觉得很难办,便问身边的陈霸先。
“看样子不好办呀!陈将军有何良策!”
陈霸先斩钉截铁地说:
“三年前,柳仲礼率数十万大军不敢渡河,止步于秦淮河南岸。咱们,决不能让历史重演,我愿意担任先锋。”
于是陈霸先一马当先,率部强行渡河,很快就突破了候景的防线。
王僧辩则率大军紧随其后,在秦淮河北面扎下营垒。
候景是困兽犹斗,他留下王伟守台城,自己亲率仅存的一万步兵,八百铁骑出城迎击。
候景真是足够彪悍,他率军是猛打猛冲。
梁将“王僧志”的部队是抵挡不住,眼看就要被冲垮。
关键时刻,陈霸先命部将“徐度”率两千士兵,出其不意地迂回到叛军身后,是万箭齐发,叛军顿时是一片混乱。
王僧志终于转危为安。
看到形势有利,陈霸先立即指挥部将“杜僧明”,“周文育”,“候安都”等人是奋勇冲锋。
王僧辩麾下的猛将“王琳”,“杜龛”(kan)等人也紧随其后,叛军是逐渐落入下风。
候景还想做最后一搏,他发现陈霸先是梁军的核心,只要冲垮陈霸先所部,局势尚有一线转机。
于是,候景集中自己所有的精锐兵力猛冲陈霸先的部队。
准备一举扭转局面。
喜欢古往今来之笑说请大家收藏:(www.shouda88.net)古往今来之笑说手打吧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