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智慧(2)
有一种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人类在近千年的文明发展中,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智慧却几乎没有提升。许多人认为玩谋略,现代人是玩不过古代人的。这种信念也是面壁计划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古代人的智慧真的和现代人相差无几,甚至略胜一筹吗?
有些人认为,我们的智慧低于我们的祖先。有人这样哀叹。
实际上,人类的智慧是在退化吧
从无到有创造的一瞬间智慧达到顶点,后来只是不停的推导和演变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看似一个简单的公式,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三大定律的一瞬间,智慧达到了顶端,而后来芸芸的研究都基于此。看似发明创造出新的产物,那其实只是在人类智慧顶端成果上的不断演变站在巨人肩膀上实际是一种退化。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眼色不再混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人类智慧顶峰则是这一瞬
上帝一怒之下将其逐出伊甸园,但一切没有结束,上帝一点点的消耗着人类的智慧,可悲的人类并没有发现,还以为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速地发展
因为人类只是井底之蛙,而上帝的境界却是不朽与永恒就像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人类能看到的只是巨石向前滚动,而上帝站在一切之上,看到的却是最终总要滚到原点的巨石,然后一批又一批新生代重复着无用功
在一个外界的规定性己经变得过于沉重从而使人的内在动力已无济于事的世界里,人的可能性是什么?卡夫卡无比悲痛的用未完成的作品向人类哭诉着这个绝望的问题,可是有多少人跳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层真正思考被时间掩埋的真相?
海子,你为什么抱着《瓦尔登湖》卧在冰冷的铁轨?是不是你已绝望看清人存在的无意义?
以上是在新浪微博中摘取的一段文字,作者是Post-Yvonne。
。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是智慧。
智慧一词出自《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智慧与智力不同,智慧表达智力器官的综合终极功能,与“形而上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则谓“形而下之器”,是生命的一部分技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慧体现为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这解释偏于定性。而且似乎可以更清晰一些。
这时候一本书给了015更多的启示。
那本书就是《模型思维》,里面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认知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数据。数据代表各种事件和现象,比如出门看见下雨,这就是一个数据。数据本身没有组织和结构,也没有意义。数据只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并不能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发生。
数据的上一层是信息。信息是结构化的数据。看见下雨只是数据,但如果有人统计HEB市在2019年11月份这一个月总共下了多少雨,这就不是简单的数据了,而是信息。信息就可以用来做分析和解读。信息再往上一层是知识。知识能把信息组织起来,告诉我们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有云导致下雨,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变得凉快,这都是知识。成语典故和思维套路都是知识。模型,则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知识,能解释和预测。
认知金字塔的最上一层,是智慧。智慧是识别和选择相关知识的能力。一个人可能掌握很多模型,但是具体到这个问题到底该用哪个模型,敢不敢用这个模型,则是智慧。
从数据到智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知升级。
如果一个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只体验而不总结,他得到的就只有数据。如果一个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只体验而不总结,他得到的就只有数据。
有人偶尔看新闻,知道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什么意思,他就获得了信息。
有人能从经验中总结一些规律,还从书本上学到一些说法,他就拥有了知识。
为什么有很多人说“学了很多知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因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有智慧,会选择该用哪个知识,能使用模型做出决策,而且还真敢去执行,那才是真本事。从数据到智慧,你会发现越往上就越主观。信息已经是个性化的总结。知识中的因果关系已经是主观的判断。而智慧,更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到底该选哪个模型?没有固定的操作流程。
(摘自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模型思考者1.把思维正规化)
喜欢660号生物学家请大家收藏:(www.shouda88.net)660号生物学家手打吧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